关于我想说的那五味
上门采核酸的时候,可以看到很多腿脚不方便的爷爷奶奶,但是进门第一句话都是:“孩子,累坏了吧,”都是爷爷奶奶不争气,要麻烦你们了,话语中带着抽泣,眼神中带着心疼的泪花, 让我非常感动。
当然,我与他们要保持相对安全的距离,不禁也让我油然而生想起此时我的父母也在牵挂着、心疼着他们的孩子啊!每个医护人员都拼尽了自己全力,给予他们备至的关怀。只为那句:放心,有我们在!
一采就是几千人好几个小时不喝水,多采一个,就是为防疫工作多出一份力量。“将心比心,即便他们行动不便,他们怕给我们添麻烦,我真的觉得,他们都是最可爱的人!”
抚州援沪医疗队、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江西省人民医院共同接管的是新国博方舱医院N3舱,N3开舱后,开舱不到24小时收满1500张床位。4月5日就全部收治了新冠肺炎感染者。接到入舱任务后,经过短暂休整,我们精心做好入舱前期准备工作,4月6日全员进行强化防护培训,为第二天正式进驻接管方舱医院积累实战经验。
现在防疫第一线压力和责任都是双重的, 防疫人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一次比一次有经验的我们也会和团队分享经验,注意防护,疫情挡不住温情,院领导也时刻提醒我们加强防护,不能掉以轻心,等着我们安全返抚!
要说不苦不累,那也是不可能的,但同事们的互相关心、领导的暖心慰问,患者的一句辛苦了,总能让我也开心许久。
4月6日晚我们通宵达旦,顾不上初春夜晚的寒冷与饥饿,我第一个进舱接班了。进方舱之前,我半开玩笑地说,“就让危险先冲我来吧。”的确,我从不后悔援沪的初心和决心!
进舱后可以看到患者从学龄前的孩童到年近六旬的老者,大家都情绪平稳、秩序井然。刚进舱,看见印着“国家中医疫病基地(上海)”的标识,患者的心就有了着落,“房门口”贴着“祝您早日康复等的祝福语,让他们更加安心。
那么我首当其冲要做的就是排摸千余患者的情况。“B区说有点头痛”“A区20床有轻微咳嗽”……“这么短的时间能把这么多人的情况都大致掌握,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我一定接好接力棒,照护好患者”。我丝毫不敢放松,就这样开始了“夜查房”。
无论接到临时通知去封控楼采核酸还是方舱内值班,穿着防护服一穿多则一天8小时,少则至少4小时一班,带着护目镜及防护面屏,长时间挤压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头痛及呕吐,说实话,当时真的有考虑过中途休息片刻,但是我一直在强撑着,隐忍着,继续做好本班的职责,不给我的团队拖后腿,戴着N95口罩,嘴巴一张一合就能尝到自己汗水咸咸的味道。
所有的“酸、甜、苦、辣、咸”每一个抗疫人都经历过,但他们始终相信,五味中的甜是不会缺席的,或许已经来过了,或许正在来的路上。
在那个上门采核酸时一声声温暖的话语中,在那个“患者可以出舱”的时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你看照进窗户的阳光,每日都在变长,空气都在变得清新。
4月18日,转眼间我也来了15天了,进舱出舱日复一日,更多的是希望我们的斗志可以尽早打败此次疫情!我院领导反复叮嘱大家务必加强防护,千万不能掉以轻心!疫情无情却挡不住温情,感谢我院领导的暖心慰问,医院领导时刻关心着我们的动态,做我们坚强的后盾,后背的堡垒,我在最好的年纪,做了最有意义的事,尽微薄之力,不辱使命,不留遗憾,疫情不退,我们不退!感谢这一段经历,让我们成长与收获!感谢我院领导的厚爱和关心。也感谢一起奋斗在疫情一线的同事们。我们一定会不忘初心,不负众望,砥砺前行,让所有的努力变得更加有意义。加油!
来源:抚州援沪医疗团队 单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