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脑卒中(中风)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答:90%的脑卒中(包括出血和缺血)风险可归结于10个危险因素,分别是:高血压、缺少锻炼、腹型肥胖、血脂异常、吸烟、饮食不健康、心脏原因、糖尿病、心理压力大、饮酒,其中高血压是中风的第一危险因素;其次还有年龄、性别、遗传以及血液自身因素、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口服避孕药、血管夹层等多方面因素。
2、为预防脑卒中的发生需要做哪些筛查项目?
答:一般来说有抽烟、饮酒、缺少锻炼、肥胖等高危因素的40岁以上男性以及绝经期后的女性建议进行首次筛查,如果高血压、糖尿病史多年且有家族史的患者建议尽早筛查;筛查的常规项目有: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颈部血管彩超、经颅彩色多普勒TCD、头颅CT(或MRI)、头颈CTA(或MRA)检查,必要时需行MRV静脉系统检查;如发现脑动脉狭窄较为明显或者发现脑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情况,可能需要进一步行DSA和(或)灌注扫描(CTP、MRP、SPECT等)。
3、脑卒中的患者为什么要检查心脏?
答:心脏因素是脑卒中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简单来说就是来源于心脏的栓子脱落导致脑血管栓塞从而出现中风;较为常见的有心脏结构异常(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卵圆孔未闭、先天性心脏病、左心耳及异常返流等)、节律异常(最常见为房颤,形成附壁血栓)、心内膜或瓣膜炎症(细菌性心内膜炎、瓣膜疾病、赘生物等)、其他病变(心房粘液瘤、肿瘤、心梗附壁血栓等);因此需要对脑卒中的患者进行心脏常规检查,包括心电图、长程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等项目,怀疑有卵圆孔未闭或者隐匿通道的可能需要进一步做发泡试验。
4、体检发现颈动脉斑块怎么办?
答:体检发现颈动脉斑块不需要过度恐慌,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而是需要进一步分清是稳定斑块或是不稳定斑块,然后有无动脉粥样硬化高危因素,斑块大小有无造成颈动脉狭窄是否影响脑血流供应;如果存在高危因素,则需要对血压、血脂、血糖等造成血管内皮损伤的危险因素进行控制,当这些因素被控制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就会减缓或者终止;对于不稳定斑块而且狭窄程度大于50%,无论血脂水平是否正常,都应该服用他汀类药物稳定斑块,如果近半年内发生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者脑梗死,可能需要进行颈动脉支架成型或者颈内动脉剥脱术,并启动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
5、脑动脉瘤是什么?
答:脑动脉瘤是颅内动脉管壁局部向外膨出而形成的瘤样结构,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多数好发于40岁至60岁中老年女性,造成脑动脉瘤的病因可能是脑动脉管壁局部的先天性缺陷和腔内压力增高所致,脑动脉瘤好发于脑底动脉环上,其中80%发生于脑底动脉环的前半部;脑动脉瘤破裂之前最重要的症状就是剧烈头痛,甚至呕吐、抽搐或者意识不清,病情凶险,死亡率高。
6、急性脑梗死有什么治疗方法?
答: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包括一般性治疗和特异性治疗。一般性治疗包括控制血压、血糖及体温、保护脑细胞、防治并发症等支持对症处理,并给予抗血小板、抗凝、调脂等基础治疗;特异性治疗包括动静脉溶栓、机械取栓碎栓、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等多种治疗手段,最重要的是早发现、早治疗,在时间窗内给适宜的患者施行溶栓治疗,如发现属于大血管病变,且有血管内治疗的指征,则可尽早启动血管内治疗,采取多种手段开通闭塞血管恢复有效血流灌注,从而最大程度减少瘫痪甚至死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其次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早期进行系统康复训练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7、MRA、CTA、DSA有什么区别?
答: MRA也称为核磁共振脑血管成像,是脑血管疾病无创检查的一种,一般不需要造影剂,特殊情况下也可以使用造影剂,但是分辨率较低;CTA也称CT脑血管成像,也是一种无创的脑血管病检查方法,但需要注射含碘的造影剂,在做CTA之前需要了解肾功能的情况以及有无造影剂过敏等病史,可以快速完成,分辨率较MRA有所提高;DSA也称数字剪影血管成像,分辨率最高,是诊断脑血管病的“金标准”,缺点是需要进行动脉插管,属于一种微创手术,也需要注射造影剂,属于有创检查。
8、肌电图、脑电图检查有何意义?
答:脑电图是脑生物电活动的检查技术,通过脑电图的描记,可以了解脑功能状态,为脑部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最常用于癫痫、脑肿瘤、脑脓肿等颅内占位病变以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诊断提供帮助,还可用于术中脑功能监测。肌电图是记录神经肌肉的生物电活动,判定神经肌肉的功能状态,用于神经肌肉疾病诊断的检查方法,肌电图检查的临床意义是诊断和鉴别神经源性与肌源性病变、神经肌肉接头病变、发现亚临床的或易被忽略的病灶,如早期运动神经元病、深部肌萎缩等,并对病变的节段进行定位诊断。
9、癫痫有什么最新治疗方法吗?
答:癫痫的治疗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神经调控治疗。最重要的是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进行个性化处理,药物治疗是基础,主要根据发病类型进行相关药物选择;通过正规抗癫痫药物治疗,仍有20%~30%患者难以控制,称之为药物难治性癫痫,外科手术切除病灶或者切断传播途径、立体定向射频损毁以及植入微电极施行神经调控治疗(DBS)均取得不错疗效。
10、痴呆就是年龄大的原因吗,还有哪些因素会出现痴呆?
答:痴呆发病率和患病率与年龄增长关系密切,国外调查显示,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痴呆发病率为1%,85岁以上则达40%以上,但年龄增长并非痴呆唯一因素,具体慨括病因为变性疾病和非变性疾病,变性疾病常见的有阿尔茨海默病(老年性痴呆,最常见)、额颞叶痴呆、路易体痴呆等,非变性疾病常见的有:脑血管病、脑外伤、脑部炎症感染、脑肿瘤、脑积水、中毒及营养代谢性疾病以及脑缺氧等等;随着痴呆研究的深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有助于减缓或者避免痴呆的发生。